


爲深入推進產教融合、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結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實踐教學目標,2025年6月18日至20日,《農现有產品幹燥技術實踐》課程的15名研究生在課程負責老師吳敏的帶領下,赴上海三久機械有限公司開展爲期三天的學習交流與實訓活動。課程參與教師劉嫣紅教授、肖紅偉教授和楊德勇副教授一同參加了此次課程實訓,課程實習內容緊密圍繞幹燥設備原理、糧食幹燥技術、安全管理與行業發展等內容,通過“理論講解+現場參觀+實踐操作+互動辯論賽”的多元形式,讓同學們走出課堂、走進企業,感受產業科技魅力,上一堂生動的“實踐大課”。

一、深入企業一線,學習設備流程
18日下午,上海三久機械有限公司對我院師生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隨後,同學們在企業工程師的帶領下依次參觀了生產車間與现有產品展廳,對公司核心設備包括低溫幹燥機、生質能熱風爐的構造、生產工藝流程及應用領域有了直觀認識。講解人員重點介紹了烘幹機的內部結構及其“低溫、均勻、快速”的幹燥原理,幫助學生加深對設備運行機制的理解。
圖 2、3在企業主講人的介紹下參觀生產車間
當晚,公司精心組織了羽毛球、乒乓球等文體活動,校企雙方人員自由組隊、默契配合,增強了校企之間的溝通交流,爲接下來的學習營造了良好氛圍。

圖 4、5 開展精彩的文體活動
二、聚焦幹燥知識,拓展專業視野
19日上午,課程聚焦于糧食安全與幹燥效率提升。師生們系統學習了“生產不落地米”的技術路徑,集體觀看了黃曲黴毒素科普影片,深刻認識到糧食收儲中“搶新鮮、降溫度、控水分”的關鍵意義。同時還通過台灣機械化發展曆程與粗糠爐使用影片的觀摩,加深了對兩岸農業裝備發展與綠色能源利用的理解。

圖 6 企業主講人分享相關知識
在幹燥機械使用方面,企業分享了豐富的一線經驗與安全管理案例典型。通過典型的工安事故警示和粉塵爆炸案例典型分析,學生們深刻意識到設備使用規範和安全管理制度在幹燥工程中的重要作用。隨後,三久工程師爲大家詳細講解了幹燥基本原理與種子幹燥要點,幫助學生夯實理論基礎,提升工程素養。
三、激發思辨火花,錘煉實踐能力
19日下午,現場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辯論賽,圍繞“取締化石能源對幹燥行業的發展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展開精彩辯論。正反雙方觀點交鋒、論據充分,展現出了同學們紮實的專業知識與敏銳的時代洞察力,也提升了溝通表達與團隊協作能力,贏得了在場師生和企業代表的一致好評。

圖 7 同學們展開精彩辯論
辯論賽後,所有同學在師傅指導下參與了三久箱式幹燥機的裝機實訓,在實際操作中理解設備安裝流程與調試要點,將課堂理論轉化爲動手實踐能力。

圖 8 同學們相互協作,在師傅的指導下完成了箱式幹燥機的安裝
四、注重防災減損,關注行業發展
20日,教學活動聚焦于幹燥設備的防災減損與系統輔助設施。企業技術人員圍繞幹燥作業中易忽視但至關重要的安全問題,爲師生深入講解了幹燥機防災減損策略與除塵設備的工作原理與實際應用。此外,企業播放《禾和歲記》《農夫與他的田》等具有農業文化內涵與品牌價值的內容介紹,展示了從農田到設備、從现有產品理念到國際市場的完整鏈條。同學們了解到,三久幹燥設備已“行銷全球”,廣泛應用于東南亞、非洲、拉美等地區,在推動世界糧食產後處理現代化方面展現出中國制造的力量,在拓展學生國際化視野的同時增強了將專業所學服務于全球農業發展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圖 9 順利完成爲期三天的學習交流
在活動接近尾聲時,參與此次實習的同學們也紛紛分享了自己的所見所感與學習收獲。吳言同學提到:“在車間與展廳參觀中直觀認識了幹燥設備實物,特別是對旋風除塵設備有了重點印象,幹燥機裝機實訓提供了寶貴的實操指導。”肖奧同學表示:“作爲一名中國農業大學的學生,此次前往上海三久烘幹機公司進行爲期三天的研學,讓我收獲頗豐,也對農業機械領域有了全新的認識與思考。踏入公司,現代化的生產車間和先進的技術設備深深吸引了我。尤其是裝機實訓環節,使我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有效結合,對機械原理的理解更加直觀,也讓我體會到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巨大力量。王偉同學提到:“三天的實習讓我從企業運營、技術創新到社會責任等多個維度汲取了寶貴經驗。參觀車間與展廳使我直觀感受到機械制造的精細流程,黃曲黴毒素科普與工安事故分析增強了我對安全生產重要性的認識。辯論賽拓展了我的思維深度,全球行銷案例典型也讓我意識到技術發展應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責任。”李媛媛同學感慨道:“三天的實習緊湊而充實,從公司發展介紹到車間參觀、從幹燥原理課程到裝機實訓、再到辯論和茶話會,每一個環節都讓我深刻體會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三久公司的專業安排和講師團隊的傾囊相授,使我意識到現代農業生產不僅需要專業知識,更需要協作與創新思維。”王思曼同學也表達了深刻感受:“這次實踐活動讓我從幹燥技術學習到設備實操再到頭腦碰撞,感受到農機行業所蘊含的深度與廣度。生產管理的有序、知識講解的深入、團隊交流的高效,都讓我更加明確了未來學習方向,也更加堅定了將所學服務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決心。”
本次赴上海三久機械的實踐教學活動內容豐富、組織有序,既是一次對專業知識的深度拓展,也是一堂“走進產業”的綜合素養課。通過三天的學習與實訓,同學們對農现有產品幹燥裝備原理與行業趨勢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增強了投身農機行業、服務現代農業的責任心與使命感。未來,工學院將繼續依托企業資源,不斷拓展校外實踐教學空間,爲培養“知農愛農、強農興農”的卓越工程人才貢獻力量。